激酶試劑盒是一種基于激酶酶的特性設計的檢測試劑盒,用于測量激酶反應中所形成的特定產物(如ADP或磷酸化產物)的量,從而間接反映激酶的活性。激酶酶能夠將ATP(三磷酸腺苷)上的磷酸基團轉移到特定的底物上,生成相應的磷酸化產物,同時釋放出ADP(二磷酸腺苷)或AMP(一磷酸腺苷)。通過測定這些產物的生成量,可以評估激酶的活性。
激酶試劑盒的使用需嚴格遵循操作規范,以下從樣本處理、試劑準備、實驗操作、結果分析、安全防護五個維度梳理關鍵注意事項:
一、樣本處理:確保數據可靠性的基礎
采集與保存
血清/血漿樣本:使用不含熱原和內毒素的試管,避免溶血(溶血會影響結果,如IKKα/β試劑盒明確要求禁用溶血標本)。
組織樣本:需冰浴勻漿后離心取上清,避免蛋白質變性(如NADK試劑盒要求組織勻漿后4℃離心)。
細胞樣本:超聲波破碎時需冰浴操作,防止溫度升高導致酶失活(如NADK試劑盒建議300W超聲3s,間隔7s,重復30次)。
保存條件:短期使用可2-8℃保存,長期需分裝后-70℃冷凍,避免反復凍融(如乙酸激酶AK試劑盒要求-20℃以下保存不超過6個月)。
預處理與稀釋
若樣本OD值超過標準品最高濃度,需用樣本稀釋液稀釋后重測(如IKKα/β試劑盒建議稀釋5倍后復測)。
渾濁樣本需離心后取上清,避免顆粒干擾(如NADK試劑盒對液體樣本的渾濁處理要求)。
二、試劑準備:細節決定實驗成敗
復溶與保存
粉劑試劑需離心后加蒸餾水溶解(如NADK試劑盒要求試劑一/二/四臨用前加雙蒸水溶解)。
部分試劑需-20℃冷凍保存,禁止反復凍融(如NADK試劑盒的試劑八需分裝后-20℃保存)。
濃縮洗滌液可能有結晶,需37℃水浴助溶后稀釋(如乙酸激酶AK試劑盒的20×洗滌緩沖液需1:20稀釋)。
試劑平衡與避光
試劑盒從冷藏環境中取出后,需室溫平衡15-30分鐘(如pERK試劑盒要求室溫平衡后使用)。
底物顯色液需避光保存(如IKKα/β試劑盒強調底物變藍后不可使用)。
三、實驗操作:標準化流程是關鍵
加樣與溫育
使用高精度加樣器,避免交叉污染(如肌酸激酶CK試劑盒要求微量移液器吸嘴不可混用)。
溫育時需用封板膜密封,防止液體蒸發(如IKKα/β試劑盒要求37℃溫育60分鐘)。
顯色步驟需嚴格控制時間(如乙酸激酶AK試劑盒要求37℃避光顯色10分鐘)。
洗滌與終止
洗滌需徹d,每次甩干孔內液體并拍干(如IKKα/β試劑盒要求重復洗板5次)。
加入終止液后需立即測定OD值(如乙酸激酶AK試劑盒要求15分鐘內完成測定)。
四、結果分析:科學解讀數據
標準曲線繪制
以標準品濃度為縱坐標,OD值為橫坐標,用相關軟件擬合直線回歸方程(如IKKα/β試劑盒要求R²≥0.990)。
樣本濃度需代入方程計算,若稀釋則需乘以總稀釋倍數(如乙酸激酶AK試劑盒要求乘以n×5)。
異常值處理
若樣本OD值接近零或超過標準曲線范圍,需調整樣本量或反應時間(如NADK試劑盒建議減少樣本量或縮短反應時間)。
五、安全防護:實驗室安全的底線
個人防護
操作時需戴一次性手套,處理試劑和樣本后徹d洗手(如肌酸激酶CK試劑盒要求所有樣本視為潛在傳染性物質)。
廢棄物需按傳染物處理(如乙酸激酶AK試劑盒要求所有廢棄物按當地法規處置)。
試劑兼容性
避免使用含NaN3的樣本(如乙酸激酶AK試劑盒明確NaN3會抑制HRP活性)。
不同批號試劑不得混用(如所有試劑盒均強調批號一致性)。